经常会想一个很矛盾的问题,电脑究竟是在帮我们变的更有效率,还是把我们变的更分裂,这个外脑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,那种假的多线程任务模式也总是给我们制造错觉,习惯性的带着我们偏离初衷。为了抵御这种侵蚀,每次喝水的时候总是下意识的提醒自己,把电脑暂时也合上盖吧。在身体补水的时候断开屏幕「连接」,避免自己被计算机、被软件应用所物化,最后变成了人工智能里的AI部分。不看屏幕的时候想想接下来要干什么,需要电脑给自己什么样的协助。
按道理说,通常应该是我们先有需求,然后根据这个需求再去寻找匹配的应用,不过实际的情况往往是反向的,一是我们没有深入思考的习惯,二是极大丰富的市场让我们貌似有很多的选择。以至于大多数人花了很多代价来填充「沉没成本」,最终也没有搞清楚,是电脑能怎样,还是我们自己想干什么。刚转到Mac的用户群体里,很多这样的例子,例如,习惯性的用Windows里的一种需求硬性匹配到OS X中,给Finder装插件来满足类似于资源管理器的功能、或者随大流的装了一堆自己平时很少用的软件。
电脑能帮我们的主要是几件事,信息浏览和采集、文档管理、邮件、即时通讯和分享、时间管理、数据管理、影音娱乐等功能。。
计算机领域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沉淀,上面提到的几件事都已经融入到了操作系统的基因里,顺着这些工作流我们不妨同时比照自己的工作环境,看看那些够用,那些还需要引入「外援」,在了解你的电脑的特质以后再让它逐渐个性化,原则上,选择的第三方软件是越少越好,既易于维护也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稳定性,安装一堆软件的如果不是Mac应用方面的写作者,多半工作性质就是和用户体验有关,或者工作内容就是进行软件评测。